|
與微處理器的緣起
大二的時候,中興大學電機系剛成立滿一年,沒有研究生可以帶我們,老師只好親自下來帶我們做實驗。
那時候控制組的蔡清池老師帶我們幾個人作微處理機實驗。
我們在寒假的時候學微處理機,我從那時候開始摸8051微控制器。
先做步進馬達的控制,用簡單的材料,焊了一塊電路板,做起單極性步進馬達的控制。
那塊電路板做得很粗糙,焊接技術真的很差,但我做得很用心。
看著步進馬達一步一步地動起來的時候,我感覺好高興。
然後再焊上按鍵,輸入正轉、反轉及轉速控制訊號,就能夠隨心所欲的控制馬達的運作。
大三上,微處理機時驗課的時候,我就擔任起微處理機的助教了。
那時候陶金旭老師是我們的實驗課老師。
學期末,我把整學期上課的內容編篆起來,做為微處理機實驗課教材。
大四的時候,我到控制實驗室做專題。
那時候,蔡老師從德國買了一台無人搬運車,並且要在那上面架一個無人搬運車的開發環境。
那需要製作伺服馬達的解碼器、D2A converter、超音波防撞感測器等電路,就著手用8051設計相關的控制電路。
因為焊接技術太差,在某次運作的過程中,板子的線路起火了,結果害這台搬運車送修兩個月,讓我覺得很歉疚。
也因為這樣的經歷,我對手焊電路板的製作變得很龜毛,每條線都要拉得很正才行。
那時候我都是用組合語言寫8051的程式,不懂得該怎麼使用C語言寫8051的程式。
完成8051的工作後,我又去玩80196KC、80196MC 的16BIT MCU。
在大學畢業之前,我買了8086,8253,8279,8255,sram,rom,想用這些晶片焊一塊8086的pc版,並希望有一天可以在那上面跑我自己寫的 OS。
我不會 pcb layout,只能靠著一條線一條線慢慢的焊,開始用線疊城牆,把線焊完。
但是太多線要焊了,在大學畢業之前,我都還沒有焊完。
直到現在,它還是躺在我的私人博物館中,當千年的木乃伊,紀錄著我在電路設計上的用心。
 |
|